三星PM9A1 2T单品测评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980pro slc缓存失效 三星PM9A1 2T单品测评

三星PM9A1 2T单品测评

2023-09-03 17:37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0 分享至
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   9月初不咱是买了个幻16吗,然后偶然发现自带的三丧PM9A1 512G是有缓存失效BUG的版本,介于华硕和三丧双重不作为的结果,最后我选择使用钞能力解决问题,所以准备将本来的系统盘替换成新的硬盘。

  

   考虑现有的PM9A1 500G在日常使用中温度表现不错,在笔记本之中也只有50多度,所以最终还是决定再买一块三丧PM9A1(除此之外,似乎也没什么4.0的OEM盘可选),由于不想买1T小容量的版本,所以就一步到位买了根2T的版本,并且加价收了尾号为00BL7的联想定制版,期望能够解决缓存失效的问题,虽说不影响使用,但是真的让我很不爽!!!

  

  500G的9A1还没换下来,就拿500G的980Pro凑数

   原计划是将幻16升级为500G+2T然后内存改为8+16G的存储配置,不过因为三丧这次缓存失效的关系,所以最终就变成2+2T然后内存8+16G的状态,具体型号为三丧PM9A1 2T 联想定制版+希捷酷狼510 2T R盘,内存方面其中8G为板载(感谢华硕)+16G紫光组装(SK颗粒),然后本着这次成本那么高,就索性拿来水一水文章,另外网上也难找到9A1 2T版本的详细测评,我就来补一补空白。

   用紫光就纯粹是支持下国产,没别的意思~~~

   后续还会将PM9A1 500G 公版和三丧980 Pro 500G 国行(我称之为降智版),进行一次详细对比测试,让你们看看为啥980Pro会是降智版,要测500G的9A1就得先把2T上马,换下来才行,所以就得先完成2T的测试。

  

   相关固态全部自费购买,买的比较早,将近一个月了,不过固态价格很稳定,并没有明显变化,联想版本的相对于正常公版或者其他版本的价格还是要贵一些。

   下半年这两个月疯狂买固态,花了7K多。。。。疯了

  

   外观方面,因为是工包货,所以并没有任何官方包装,就是常见的防静电套套+常见的黑色铝合金散热马甲,说在前面,这个马甲压根压不住PM9A1的满载发热(980Pro所谓的散热,也不能)。

   三丧PM9A1相对比较复杂,存在众多版本,甚至你能看到作为一款4.0的固态还有定制的3.0速率版本,神奇不?工作电压也分为好几个版本,其中满血版为2.9A,980Pro就是2.9A版本的。

  

   硬盘正面一张塑料铭牌贴纸覆盖主要的颗粒、缓存和主控,作为闪存领域自给率最高的品牌,主要元件基本也都是三丧制造的。

  

   由于PM9A1定制版本众多,所以需要用户自行区分(实际上产品针对消费级OEM客户,并非针对一般消费者,产品复杂点也正常)。

   其中需要注意的其实就几点,容量、型号、电流、生产日期和固件号,容量自不必多说,通过型号后五位可以判断定制的OEM厂商(主要是关系到后续更新维护,毕竟存在BUG)、生产日期可以辅助确认固件号、固件号则可以避免买到BUG版本,电流部分关系到固态是否为满功率版本(其实不一定影响日常使用,低功率发热相对更低,对移动设备更加友好,不应只依赖电流高低判断好坏)。

  

   盘本身是单面颗粒设计,背面只有三丧的logo和一个方框,因为9A1和降智版980Pro实际在硬件上是完全一样的东西,所以这个方框其实是给980Pro背面散热贴片定位用的,由于硬件完全一致,所以9A1也存在这个方框。

  

   降智版背部所谓‘散热标签’实际上就是一片铜片,然后将一些9A1正面的认证标志印在背面,黑色部分只是常规涂料,并非石墨烯涂料,成本几毛钱都没。

  

   至于为何称980Pro为降智版,原因很简单, 980Pro同容量版本国行的价格,可以买到2块同容量PM9A1,比如说2T的980Pro 京东日常价格为3099,特价为2999(淘宝最低2700左右,加300也能买两块),而PM9A1 2T价格普遍在1500元左右,价格相差一半,硬件完全一致,区别仅有一片散热贴片(具体效果后续测试)和官方保修(软件支持和后续维护),除此之外在性能方面表现完全一致,你告诉我不是降智是什么?

   其他容量的980Pro价格基本上也都可以买到同容量的2块9A1,所以你怎么选?

  

   性能方面,PM9A1 宣称最高顺序读取为7000MB/S,最高顺序写入为5200MB/S,随机读取为1000K IOPS,顺序写入为850K IOPS,与980 Pro几乎没有差别。

  

   保修部分,PM9A1通常为3个月~3年的店保(当然,店保不太可靠),980Pro为5年1200TBW保修(美版国内无保),三丧坑归坑,东西还是靠谱的,因此不管是行货还是OEM,其返修率都很低,用到保修的概率并不高。 很早期的三丧OEM固态,其实可以强刷固件,因为硬件没有什么区别,所以有人强刷行货固件至OEM产品其实是成功过的(为了使用官方工具的部分功能)。

   另外,还有一种说法,就是PM9A1这类OEM产品,实际上品质要比行货版本的980 Pro差,所以作为OEM出售,而实际上三丧在OEM领域出货量相当恐怖,怎么可能存在那么多残次品???还不是奸商行为,抹黑OEM产品方便自己卖降智版。

  

   产品用料部分,其实没啥可说的。。。毕竟很三丧,啥都是他家的,又不怎么公开信息,只知道容量和类型,具体参数基本不得而知,大致介绍下就略过吧。。。

   首先主控方面,采用三丧自家的Elpis主控,采用三丧8NM制造工艺(其实之前说过,最强还是英特尔,台积电和三丧善于在这部分玩文字游戏,实际晶体管密度都不如英特尔的14NM∞),支持PCI-E 4.0协议最大支持128队列并行工作(由于三丧标签四角都有防撕的设计,所以只能从中间掀起来,所以主控顶盖一堆划痕);

  

   颗粒部分采用三丧第六代的V-NAND 3D TLC颗粒X,哦不,按三丧的正确说法是3Bit MLC颗粒✔,官方叙述为1XX层,并宣称与上一代相比读写延迟降低10%,功耗降低15%;

  

   缓存部分,采用的是三星自家的LPDDR4颗粒,采用1G=1M的缓存配比(980Pro 250G版本特殊,为1G=2M配比,PM9A1最低500G),采用LPDDR4颗粒有助于降低功耗和发热。

   另外,三丧固态的这类布局其实比较有意思,可以说道说道,三丧的固态硬盘,大部分都会选择三段式的设计,由接口开始,分别是主控、缓存+电源IC然后是颗粒部分。

   做法很简单,通过加大物理上的间隔,来隔绝高发热的主控产生的热量,(除了三丧也有别的厂这样)将主控的热量尽量远离温度较低的NAND区域,以降低NAND运行温度(反向理解,其实削弱了主控的散热),将固态分为了高温区,低温隔离区和中温区,三个区域,对于额外配有散热的情况来说,热量会更加均匀,各个部件的温度也会更低/更均匀。

  

   然后官方宣传的980Pro三个散热方面的控制,首先是硬件部分,PM9A1缺少散热标签,但是镀镍涂层是有的(M.2全系列标配)(别看他尬吹,实际散热效果也仅止步于此,只能保障高温但不降速,饿不死但是永远别想吃饱饱);

   软件部分确实控制的还不错,会动态降频到维持1.1G/S的写入水平,在高温和过温之间把持的很好。

  

   然后镀镍涂层这个顶盖,我还真给人掀了,较早收来的PM983 3.84T矿盘,挡不住手贱就给他“天灵盖”扬了,其实就是一个镀镍的金属顶盖,主控真的核心部分就中间一小块,散热能力不能说很好吧,那也跟没有差不多了。。。

  

   较早三丧存储官网还会宣传PM9A1这个镀镍涂层,现在官网已经找不到踪迹了,可笑不?自己都吹不下去了?

   不否认三丧在软件调校上的努力,确实很不错,甚至说是标杆级的存在,不过硬件和宣发上,这样糊弄也是没谁了。。。毕竟做硬件是百分百要花钱的!

   看到三X官网宣传这个自动垃圾回收算法。。。笑出声,真做好了就不至于会有BUG了

  

   然后是性能测试部分,这次测试使用了以上配置,采用开放式平台,室温在28度左右,难得深圳最近台风天,凉爽的有点过头。。。

   测试最初采用的还是上次翼王VECTOR-1那套5600X的配置,不过测到一半被狗夜白抢走了,所以就换了上述这套配置,当时还在测发热情况,所以散热部分会有两套平台的测试。

  

   测试使用M13H第一条M.2通道,并且也是目前非常豪华的散热规格了,这节奏估计到PCI-E 5.0问世,M.2散热规格得像MOS散热看齐了。

  

   然后想给大家有个直观对比,所以就找了三个散热片,分别是淘宝商家赠送的铝制黑色散热片(左上)、ROG M13H主板自带散热(右上、左下)和浦科特M10P附带散热马甲(右下)。

   体积和空气接触面不太好体现,简单的以重量来计算吧,这样大家就有数了,当然重量不代表一切。

   其中H13H自带马甲在主板之中属于比较豪华的阵容,可以像夹汉堡一样夹住固态(双面颗粒的固态才能接触到,目前单面颗粒固态不在少数,华硕也要更新设计了),而浦科特M10P的散热马甲空气接触面积和体积则相对是固态单品中较大的,因此散热效果都很不错。

  

   首先是AS SSD,顺序读写部分都没有达到正常水平,简单来说就是AS SSD默认队列深度没有吃满这个固态的性能,4K部分表现还不错,空盘情况下写入达到220M/S,读取也接近85M/S,看来128队列的主控还是挺有用的~~~

   4K高性能对于日常使用提升不大,对于一些特殊用途提升较大。

  

   CDM部分也同样,顺序读写部分还是稍低于正常水平,不过整体性能任然是第一梯队的,这点毋庸置疑,另外64G数据量测试中并没有任何降速发生,这一代SLC Cache缓存(三丧称之为“智能TurboWrite”技术)显然是加大的,并且远超64G。

  

   PC MARK8测试部分,得分为5103分,得益于PCI-E 4.0 X4的接口带宽,存储带宽为743.31MB/S,成绩较为优秀。

  

   接着就是SLC Cache容量测试和散热测试了,实际上测试最一开始就是进行了这一步,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说明下。

   最初测试的时候发现似乎新版固件的PM9A1 TRIM机制还是不太积极,第一次全盘写入之后等了半个多小时,缓存还是没有恢复(写入为2G/S),所以又采用了两方法进行手动TRIM,分别是启动系统Optimize Drives服务并且手动进行一次磁盘整理(WIN10之后的磁盘整理会给固态主动下达TRIM指令),因此后续每次测试之后都会进行一次这样的操作以主动恢复SLC Cache空间,所以合计三丧这漏洞还是在啊。。。。

  

   另外,手动GC其实在三丧的工具箱(也就是魔术师)内是有的,不过因为不对OEM产品开放(老样子,英特尔就行),所以实际为了找到手动TRIM的方法,也浪费了挺长时间,整体而言,这个盘我还没用,就让我恶心一轮了。。。

   CDI截图部分,也就是仅仅温度测试一部分,就写入了12T的数据,大概进行了十次左右测试,有几回一开始发现SLC Cache不正常就又重新重置,重新开始测试了,整个测试过程费事费力费神,搞的很不爽。。。。

  

   第一次测试,使用的是上次R5 5600X那套ITX平台,考虑两个固态和南桥都在一个纵向空间内,所以整体固态的温度较高,覆盖马甲时测试温度最高为74度,写入速度为1.1G/S每次温度下降后又会瞬间提升为1.7G/S左右,然后高温降频降速,在写入到1228G之后去除了M10P的原装散热马甲(2T容量测一次太久,想一次性解决,最后得不偿失,全部重来)。

  

   去除了M10P马甲后温度最高上升到81度,并且在80和81度之间徘徊,并且写入速度也持续在1.1G/s,就完全不再垂死挣扎了,写入快结束时,温度突然到达85度,并且写入速度也下降至150M/S,然后因为电脑突然重启,所以最终结果没有完成截图,仅有两张不完整的截图。

   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,温度达到75度左右,会触发第一轮的降速,此时缓外写入速度会从1.7G/S下降至1.1G/S,当温度达到85度时,触发温度墙,开始明显降速,并且写入速度最低会下降至1XX M/S的水平。

  

   由于华擎这款ITX主板的设计关系,所以两个M.2固态硬盘和南桥以及对应的散热模块其实是处于同一个纵向空间,并且互相影响,因此热量有所堆积,对于这种情况,需要格外注意固态硬盘的散热。

   放出这部分测试,其实主要是做一个参考,对于一些使用环境不太OK的使用环境,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。

  

   然后重新开始测试,算归零吧(此时更换为英特尔平台测试),第二次的第一次测试,采用华硕M13H原装马甲覆盖测试,对于M.2固态来说属于非常不错的散热条件了。

   开始测试时,温度逐步升高至最高56度,全程没有触发高温警告,因此全程性能表现正常,缓外速度最终稳定在1.7G/S左右,缓内速度为4.1G/S,SLC Cache缓存为210G左右,再次说明,华硕M13H附带的M.2散热马甲散热能力是比较强大的,常规的散热马甲并不可能温度如此之低。

  

   无散热马甲时,基本上在SLC Cache缓存内就达到了70度左右,缓外速度1.7G/S仅维持了一分钟不到,就因为温度过高触发降频,降速至1.1G/S,测试后半段固态有尝试恢复高缓外速度,不过每次都会重复触发75度温度墙,因此会频繁出现速度波动。

  

   为了确定常规散热的温度表现,最后又进行了一次覆盖浦科特M10P的马甲测试,这次测试就没有其他因素影响。

   开始测试后温度逐步上升,写入达到700G左右温度达到70度,最终稳定在72度左右,并且持续整个测试过程,整个测试过程中,中段时间维持在1.7G/S~1.8G/S之间,测试后期维持在1.8G~1.9G之间,整个测试过程比较稳定,虽然温度维持在72度,但是并没有触发降频,不过离降频也不远了。

   以M10P原装散热的规格来看,满载的9A1对于散热要求还是比较高的,常见的散热片基本难以压制,一定要注意散热!!!

  

   每次测试开头都是这样,然后就想到蟹老板和上海那个世贸大厦。。。。

   待机温度方面M13H散热马甲待机温度41度,无任何散热的情况,待机43度,室温28度,M13H上使用浦科特M10P原装散热马甲,待机温度为43度,最初R5 5600X那套平台温度忘记了(因为测一半换平台+突然关机,搞的措手不及)。。。

  

   整体而言,PM9A1延续了PM981系列的口碑、性能定位、还有高性价比优势,尤其是在980Pro降智版的衬托之下,性价比。

   性能方面,实打实的属于第一梯队,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支持最新的NVMe 1.4标准,因此部分最新特性有所缺失,略显遗憾;

   发热方面,待机发热很低,低到难以察觉的程度,满功耗版本持续写入发热还是非常严重的,不要轻信三丧所谓的“镀镍涂层”(或者散热标签),还是老老实实做好散热吧;

   散热理想的情况下,缓外第一阶段速度能够达到1.9G/S,而如果散热环境较差,固态会处于缓外第二阶段,此时写入速度为1G/S,最差的情况降速至150M/S也是可能的;

   只要你保障了散热,实际上性能发挥很优秀,全套自研的体系对于自身产品品质把控已经各方面的优化,都很有针对性,优异的主控搭配适合的颗粒,最终呈现出的产品,性能必然不俗。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散热做足!

   这次也是三丧在旗舰级“首次”采用TLC颗粒3Bit MLC颗粒而非2bit MLC颗粒(表达模糊我知道~~理解意思即可),因此三丧对于整体调教也是和之前风格不同,比如说开放了数倍于之前的SLC Cache空间,以及因此出现了缓存失效的BUG;

   (怕你看不懂,三丧其实从840EVO开始全系列就已经是TLC颗粒了,不过三丧恬不知耻的宣传其TLC颗粒是 “3 Bit MLC颗粒”【谁都知道3bit就是TLC】,但是对于Pro等系列实际上采用TLC颗粒模拟MLC颗粒运行,并直接宣传采用MLC颗粒【3D TLC颗粒模拟MLC模式≠原生MLC颗粒】,直到980Pro,取消了MLC模式,改为3 Bit MLC颗粒(TLC颗粒)),营销三丧就没输过。

   购买方面,目前OEM领域似乎没有什么PCI-E 4.0的产品可选,且PM9A1本身高性能+高性价比+高可靠性,所以其实没得选但也值得选,产品本身又有多个版本,相应的电流也略有不同,因此对应发热和性能也有所不同,单论PM9A1这一个型号,其实就符合相当多的使用环境,轻薄本可以选择低电流版本,台式机可以选择高电流满血版本,算得上的一个产品就进行了全覆盖打击了。

   缺点,目前基本只有三星“异常优秀”的售后,和存在的缓存失效问题,OEM是存在售后的,只是对象并非一般消费者,后续应当提供正常的更新和维护,并且对于BUG是要修复的,不过三星“异常优秀”的售后,自然是不会提供的。

   之前也说了,我压根不指望他会做,三 丧?我 从 来 不 信 !

  

   另外,不得不说的就是缓存失效的BUG,目前手里这块联想定制版的,按理说是已经修复了BUG,不过实际上这次测试也发现了,新版本的TRIM机制依旧是不那么的主动,简直比我还能摸鱼,真不知道啥时候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。。。

   哎,就这样吧,我能咋办呢?凑合用呗,难道还离了不成?

   最后,M.2固态一定记得做好散热!!!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/阅读下一篇/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